【譯史】中國白話文與美國女詩人|胡適與蒂絲黛兒

提倡崇白話而廢文言的裘廷梁
        白話文運動發源於清朝末年的中國南方,當時維新派知識份子為了富國強民、開啟民智,紛紛創辦白話文報紙,以通俗的白話文向不懂文言文的民眾介紹新知。不過,這些維新派人士在向其他知識份子喊話時依然是用文言文,例如光緒舉人裘廷梁(1857~1943)1898年上海《蘇報》發表的〈論白話為維新之本〉,便是以文言文論述白話文的八大好處——「一曰省日力」、「二曰除驕氣」、「三曰免枉讀」、「四曰保聖教」、「五曰便幼學」、「六曰煉心力」、「七曰少棄才」、「八曰便貧民」。
        裘廷梁不只寫文章大力鼓吹「崇白話而廢文言」,更在1898年創辦《無錫白話報》(後改名為《中國官音白話報》),由姪女裘毓芳(1871~1904)擔任主編,以白話文著述、翻譯中外新聞,此後各省相繼創辦白話文報紙。據統計,民國成立(1911)年前全中國共計出版150種白話報刊,而且白話報刊的陣地逐漸由南方向北轉移,最著名的要屬1904年彭仲(1864~1921)於北京創辦的《京話日報》,銷售量達一萬多份,培養出五四白話文學的讀者群。
《新青年》刊登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
        由於白話文是以北方官話為基礎的書面語,南方民眾難免覺得生疏,北方民眾則較容易接受,因此,《京話日報》創辦後,北京後便成為白話報刊的大本營,滋養了一整代的少年讀者。1917年,胡適(1891~1962)等人提倡白話文運動,則讓白話文逐漸普及於知識份子之間。當時知識份子仍然以文言文為書寫媒介,認為白話文是讓下層民眾用的,胡適1917年1月1日在《新青年》發表的〈文學改良芻議〉,便是以淺文言「主張今日作文作詩,宜採用俗語俗字」,不僅著述如此,胡適翻譯西洋文學用的也是文言文,例如1914年的《哀希臘》(The Isles of Greece),便是以楚辭體翻譯翻譯浪漫主義詩人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的詩句:「往烈兮難追;故國兮,汝魂何之?」
        胡適早年進家塾讀書,古文底子深厚,1910年赴美留學,〈文學改良芻議〉和《哀希臘》都是在美國發表的,1917年歸國任北京大學教授、用白話文講學後,才開始用白話文寫作和翻譯,1918年發表〈建設的文學革命論〉,便是以白話文鼓吹「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此外,胡適還以白話文翻譯1918普立茲詩歌獎(Pulitzer Prize for Poetry)得主蒂絲黛兒Sara Teasdale1884~1933)的詩作〈關不住了〉(“Over The Roofs”):「我說『我把心收起,/像人家把門關了,/叫愛情生生的餓死,/也許不再和我為難了」,並稱這首譯詩是「新詩成立的新紀元」,堪稱現代白話文學的起點。
 
中國白話文學起點的作者
      這首中國白話文學起點的作者
蒂絲黛兒是第一位獲得普立茲詩歌獎的女詩人,在當代文壇深具影響力,但亡歿後卻寂寂無聞,沒有半首詩作列入美國文學經典,華語文壇也罕見其詩作中譯流傳,稍微有名氣的,或許是那首據稱是女詩人的絕筆詩〈四月之死〉(“I Shall Not Care”),由李敖(19352018)在中心診所養病時翻譯:「當我死時,在四月明光,/雨水溼人如醉。/我將無動於衷,/一任你心碎。/我平靜,如老樹濃蔭,/任雨壓枝條如墜。/我將默然無語,/比你多一倍。」
        事實上,這首〈四月之死〉於1915年出版,並非女詩人的絕筆詩。蒂絲黛兒1933年吞安眠藥自殺,享年49歲,生前共出版8本詩集,其中愛與死這兩大主題貫穿其多首詩作,比如〈關不住了〉,比如〈四月之死〉,比如這首〈墓誌銘〉:

Serene descent, as a red leaf's descending
When there is neither wind nor noise of rain,
But only autumn air and the unending
Drawing of all things to the earth again.

So be it, let the snow fall deep and cover
All that was drunken once with light and air.
The earth will not regret her tireless lover,
Nor he awake to know she does not care. 

凋墜靜好,如紅葉飄落在
無風聲無雨喧的時節,
只有秋涼和永不止息
收呀收地將萬物收回大地。

就這樣,任雪花飄落深深
掩蓋住迷醉在光裡空裡的曾經,
大地不會惋惜她那不知疲倦的戀人,
他也不會醒來發現她竟如此不上心。

蒂絲黛兒在42歲時寫下〈墓誌銘〉——第一段寫深秋謝了紅葉,萬物飄零,烘托出死亡的氣息;第二段時序入冬,時光是「不知疲倦的戀人」,大地是「不上心」的情人,在歲月流轉間任飄雪「掩蓋住迷醉在光裡空裡的曾經」。蒂絲黛兒以此意境作為墓誌銘,或許早已預見自己詩中的點點流光,將會隨著四季遞嬗而逐漸黯淡,大地不會惋惜,逝去的時光也不會轉醒。
        但在時空裡旅行的足跡會留下。清朝末年中國南方維新派知識份子為開啟民智而推行的白話文運動,雖然在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歸於沉寂,此後白話報刊的陣地轉而北上,在北京蓄積勢力,期間留美學生胡適、梅光迪(1890~1945)、任鴻雋(1886~1961)在美國談論白話文學革命,其中胡適在1917年歸國後翻譯美國女詩人蒂絲黛兒的情詩〈關不住了〉,這位來自異域的繆思站在中國現代白話文學的起點,等待1919年五四青年撼動高踞文壇千年的精緻文言文,我手寫我口的時代真的來了

【譯史】百貨公司經理辦文藝雜誌——潘壘與《寶島文藝》

潘壘21歲退伍前軍裝照,官拜中尉。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百貨公司經理與文藝雜誌創辦人——前者多半爭名逐利,後者多半不計盈虧。但是,戒嚴初期的臺灣確實出現了一本由百貨公司經理創辦的文藝雜誌,名叫《寶島文藝》,創辦人潘壘是不世出的才子,允文允武,能寫、能畫、能導,素有「臺灣藝術電影之父」的美譽。
        《寶島文藝》於1949101日創刊,19511115日停刊,總共出版12期,每期頁數多則80頁、少則26頁,平均頁數為40頁,篇幅約有14%是譯作,共計35篇,包括19篇詩歌、11篇小說、3篇散文、2篇書評,翻譯策略以節譯和減譯為主,譯文清順曉暢。
        《寶島文藝》創辦人潘壘是越南華僑,本名潘承德(19272017),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隨家人遷居雲南,就讀昆明粵秀中學,1943年在昆明加入抗日志願軍,隨國軍遠征印度,後轉戰中印緬邊界,期間易名潘磊。1946年初春,潘磊因傷退伍返鄉,卻遭逢越南與法國衝突,故於19471月轉赴上海,以華僑及退伍軍人身份申請復學,錄取江蘇醫學院,入學後以筆名心曦首度投稿至《建報》副刊〈薔薇〉,文稿刊出後喜出望外,從此荒廢學業,改以筆名潘壘創作新詩、散文、短篇小說。1948年,國共內戰局勢吃緊,潘壘擔任陳果夫機要秘書朱先生的司機兼保鏢,1949年受朱先生之託護送朱家來臺,再由國民黨黨營事業興台公司接手朱家安排居住事宜,而興台公司為安置潘壘,則於衡陽路62號開設專賣香港貨品的百貨商場,由潘壘出任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