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史】三人三海|詩家、小說家、企業大老的翻譯PK賽

《老人與海》1952年初版
一九五四年,美國作家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8-1961以中篇小說《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因「其對當代文風影響深遠,敘述技巧匠心獨運,充分展現在近作《老人與海》中。」(for his mastery of the art of narrative, most recently demonstrated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nd for the influence that he has exerted on contemporary style

《老人與海》在獲獎之前,臺灣便可見兩種中譯本,但書名都不是《老人與海》。其一是余光中(1928-2017)的《老人和大海》,1952121日至1953123日在台北《大華晚報》上連載,堪稱臺灣首譯,195712月由重光文藝出版社發行單行本。其二是辛原的《海上漁翁》,195311日在高雄《拾穗》月刊上首刊,21日續完並出版單行本,由於集結成冊的時間較余光中譯本早,在當年流通較余譯更廣。這種先在期刊上發表後
張愛玲1952年中譯本,譯者署名范思平
集結為單行本的作法在當時很常見,海明威也是
1952830日在《生活》(Life)雜誌將《老人與海》一次刊完,98日發行單行本。至於《老人與海》則是張愛玲(1920-1995)的中譯本書名,如今已成定譯,195212月以筆名「范思平」發表,由香港的中一出版社發行,與原文面世只差三個月,是《老人與海》第一本中譯本。


張愛玲和余光中的譯本分別是港臺首譯,兩者雖然都是名家名譯,但翻譯風格迥異。張愛玲19527月從上海流亡至香港,人生地不熟,粵語也不太會說,看到美國新聞處譯書部登報徵人翻譯《老人與海》,便投了履歷過去,經宋淇(林以亮)面試後開筆迻譯。這是張愛玲第一次翻譯美國文學,花了兩個月譯畢,將其譯文與原文對照,可見其謹小慎微,幾乎是字字照譯,看來下筆時顧慮頗多,她自己在譯序中也說:「因為我太喜歡它了,所以有這些顧慮,同時也擔憂我的譯筆不能達出原著的淡遠的幽默與悲哀,與文字的迷人的韻節。」由於張譯亦步亦趨貼緊原著,讀來富於洋味兒,頗見中西合璧的張氏小說風格:
他是一個老頭子,一個人划著一隻小船在墨西哥灣大海裡打漁,而他已經有八十四天沒有捕到一條魚了。在最初的四十天裏有一個男孩和他在一起。但是四十天沒捕到一條魚,此後那男孩的父母就告訴他說這老頭子確實一定是晦氣星——那是一種最走霉運的人——孩子由於父母的吩咐,到另一隻船上去打魚,那隻船第一個星期就捕到三條好魚。

He was an old man who fished alone in a skiff in the Gulf Stream and he had gone eighty-four days now without taking a fish. In the first forty days a boy had been with him. But after forty days without a fish the boy’s parents had told him that the old man was now definitely and finally salao, which is the worst form of unlucky, and the boy had gone at their orders in another boat which caught three good fish the first week.

相較之下,余光中的譯文便是道地純熟的中文,行雲流水,音韻鏗鏘,頗見詩家文采:

余光中1953年畢業論文《老人和大海》手稿
那老人獨駕輕舟,在墨西哥灣流裡捕魚,如今出海已八十四天,仍是一魚不獲。開始四十天,有一個男孩跟他同去,可是過了四十天還捉不到魚,那男孩的父母對他說,那老頭子如今已是老定了,而衰老就是最糟的惡運。於是男孩聽了他們的話,到別一條船上去。第一個星期,那條船便捕到三尾好魚。

余光中19526月以第一名考入聯勤陸海空軍編譯人員訓練班,受訓四個月後至總統府內國防部第三廳任少尉翻譯官,於十二月開始翻譯《老人和大海》,翻譯經歷遠較張愛玲豐富,譯筆靈動,文氣逼人。此外,余光中翻譯《老人和大海》時正在服兵役,當時國防部長俞大維(1897-1993)和余氏的恩師臺大教授曾約農(1893-1986)是親戚,余氏1953年的畢業論文《老人和大海》指導教授正是曾約農,因此不排除余光中是銜命翻譯。

余光中1957年中譯本
海明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年代,正是美國大力推廣美國文學外譯的年代,藉此輸出美國文化作為軟性外交,在冷戰年代向世界各國鼓吹自由民主,而這件差事便是由美國新聞處譯書部負責。然而,光是輸出還不夠,還得有單位負責輸入進口,在戒嚴初期風雨飄搖的臺灣島上,國防部不啻為文化輸入單位,藉由引進並宣傳美國所代表的自由民主價值來對抗對岸的共產思想,而另一刊載《老人與海》的《拾穗》(1950-1988)亦是大力輸入美國文化的渠道,這份月刊是臺灣戒嚴時期第一份純翻譯的刊物,由國營企業中油高雄煉油廠創辦,初期刊載內容顯見反共親美傾向,而譯者辛原正是當時高雄煉油廠的副廠長董世芬。
董世芬1953年譯本

董世芬(1917-),廣東南海人,兄長董世芳是國民黨要員。董世芬1939年畢業於中山⼤學化學⼯程系,1940年任航空委員會航空研究所副研究員,後來進入資源委員會動⼒油料廠從事研究,1941年任⽢肅油礦局技術員、副⼯程師,1945年赴美,1946年回國任中油公司⼯程師,1948年來臺任⾼廠煉務組長,住在宏毅新邨南區的⼄種宿舍,家有公司配發的女傭⼀名,供清潔和使喚,後任中油總經理及中化董事長。既然高雄煉油廠辦的刊物要翻譯美國文學巨擘的大作,自然也得請公司內部大老出面才行。董世芬的譯筆信實,文從字順,中規中矩,不似張愛玲那般洋腔洋調、也不若余光中古色古香,並於讀者有疑處加註,頗見理工男特有的嚴謹風格:
他是一個老人,孤零零地駕著一艘小魚艇在灣流(註一)補魚,最近卻已經接連八十四天沒有釣上一條魚了。最初的四十天裡,還有一個小孩跟著幫忙。四十天釣不到魚以後,小孩的父母對他說,老頭子如今是老定了,那是最壞不過的霉運,便叫小孩改跟另外一艘漁船。小孩換了船,第一個星期便捉到三尾好魚。
【註一】灣流(Guld Stream)發軔於墨西哥灣,經佛羅里達海峽及古巴海岸。故事發生地點即為古巴哈瓦那(Havana)附近一漁港。

以後見之明觀之,這場《老人與海》翻譯PK賽,今以詩家余光中的譯本名氣最響,小說家張愛玲的譯本流通最廣(至少被翻印過25),企業大老董世芬的譯本則為後世所淡忘。

1 則留言:

  1. 精彩,非常喜歡。剛讀了陌上花和楊照翻譯的《老人與海》,覺得還是各有其一些"錯誤"。出一本能讓人放心的翻譯也實在不容易。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