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評】葛林《事情的真相》|志文嵇叔明譯本策略大膽、文氣逼人

台北:志文(1979)
嵇叔明譯
台北:臉譜(2001)
傅惟慈譯
志文出版社於1967年創辦,在《台灣人文出版社30家》一書中被譽為「出版界最後的本格派」,開啟了「一整代讀書人靠著志文新潮文庫吸收國外文學精華的時代」。然而,身為翻譯史研究者,志文這套「新潮文庫」的譯者署名真假參半,令人相當頭疼。每次發現抄襲情事,總是難掩落寞,心裡的小惡魔不免嘀咕:台灣戒嚴時期的文學翻譯史,該不會有半部是抄襲史吧?幸好,在一番披沙揀金之後,總算讓我挖到寶了——嵇叔明翻譯的《事情的真相》(The Heart of the Matter,1948),文句優美,譯筆靈動,不輸近來臉譜出版的大陸譯本《事物的核心》。
《事情的真相》(The Heart of the Matter1979年由台灣志文出版社出版,是該書在華文世界第一本中譯本,大陸譯為《問題的核心》,譯者傅惟慈雖於1978年即完成初稿,但因尚有疑難未解,延至1980年才出版,讓嵇叔明的譯本拔得頭籌。傅惟慈的譯本2001年由台灣臉譜出版,書名改為《事物的核心》,2010年改版重出,是台灣近年來的主流譯本,當初率先出版的嵇叔明譯本,反而逐漸遭世人淡忘。

嵇叔明的譯本在正文前有長達17頁的代譯序,文中勾勒以英國文壇為主的小說潮流,認為葛林一則傳承「現代」狂流,二則復興十九世紀小說傳統,因此稱之為「新傳統的火種」,並對其生平、作品、寫作內容及主題多所著墨,應是當時國內對葛林相當完整的介紹。譯者之用心,可見一斑。

《事情的真相》雖為嵇氏早年譯作,然其技巧純熟,行文流暢,遣詞優美,大膽嘗試調動句序、更換譬喻等翻譯手法,幾乎不見新手譯者的青澀。例如小說開場先介紹人物後描述時間:Wilson sat on the balcony of the Bedford Hotel with his bald pink knees thrust against the ironwork. It was Sunday and the Cathedral bell clanged for matins.嵇氏或許是為了符合中文小說鋪排的順序,因此譯文調動句序,先交代小說時間,再讓人物出場:「這是個星期天,從教堂裡傳來晨禱的鐘聲。威爾遜坐在貝福旅社的陽台上,紅潤的膝蓋頂著鐵欄杆。」此外,碰上中文讀者不熟悉的比喻,嵇氏會保留喻體但更換喻依,譬如原文以晴雨表的指針為喻依:He was like the lagging finger of the barometer, still pointing to Fair long after its companion had moved to Stormy.譯文則改以花朵為喻依:「他是暴風雨裡遲開的花朵,他的同類已落紅滿地,而他還依然鮮嫩姣好。」這在當時的經典文學翻譯實為相當大膽的改動。

整體而言,嵇譯策略靈活,遣詞優美,文氣逼人,雖偶有誤譯(例如將「新蓄的鬍子」(very young moustache)譯為「非常年輕的八字鬍」),仍不掩其文采,實屬佳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